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延安开展暑期实践研修
  • 时间:2025-08-20
  • 点击:26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7月27日至8月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实践研修第一组德法教研室与第二组形策教研室各7名教师共赴延安大学参加以“弘扬延安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为主题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班(第五期),在这片孕育了伟大延安精神的沃土上,身临其境地感悟信仰的力量、汲取历史的智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本次研修通过专题报告与沉浸式现场教学相结合,让老师们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在一张张泛黄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孔孔土窑洞中,与历史对话、与信仰对标。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大家重温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时刻,深刻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形成与发展。在枣园毛泽东旧居,聆听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历史背景,感悟“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之源。在宝塔山上俯瞰延河水,俯瞰今日延安的崭新面貌,深刻体悟“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的时代价值。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锈迹斑斑的农具与泛黄的老照片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知青旧居、知青井、沼气池。土窑洞里的煤油灯、斑驳的炕桌,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变得可触可感。

研讨交流中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讲好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思政课堂上绽放新的光芒。研修期间,团队积极开展教学创新,德法教研室和形策教研室分别以“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为主题,以“历史场景+文物解读+精神提炼”三维联动教学现场录制思政微课,规划建设“红色移动”思政课程体系,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

本次研修日程紧凑、内容丰富,老师们深刻体悟了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完成了一次涤荡心灵、涵养师德的精神之旅。带着滚烫的信仰归来,老师们明确将以此次研修为发展新起点,构建“大思政课”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沉浸式、数字化、项目化的红色育人场景,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教案走进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社会回到学生心里,在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细琴)


一审:李雄

二审:谭祎

三审:谭乐平